-
數顯儀表
-
多功能電力儀表
-
高性能電力儀表
-
QP系列數顯儀表
-
數顯儀表
-
諧波多功能表
-
YBM系列數顯儀表
-
DTM系列數顯儀表
-
P系列數顯儀表
-
CH系列數顯儀表
-
CSM系列數顯儀表
-
HK系列數顯儀表
-
CAKJ系列數顯儀表
-
6000系列數顯儀表
-
PM系列數顯儀表
-
866系列數顯儀表
-
284系列數顯儀表
-
XJ系列數顯儀表
-
YT系列數顯儀表
-
ZPM系列數顯儀表
-
BZK系列數顯儀表
-
CS系列數顯儀表
-
PD204系列數顯儀表
-
TD系列數顯儀表
-
SD系列數顯儀表
-
PDM系列數顯儀表
-
ZR系列數顯儀表
-
DV系列數顯儀表
-
PD800系列數顯儀表
-
YD系列數顯儀表
-
PMAC系列數顯儀表
-
ACR系列數顯儀表
-
PMC系列數顯儀表
-
P211系列數顯儀表
-
GEC系列數顯儀表
-
QP系列數顯儀表
-
智能數顯儀表
-
SET系列電量變送器
-
保護裝置
-
導軌式電能表
- 開關電源
- 電能表
- PMAC系列
脫硫脫硝裝備市場迎來發展機遇
| |||
| |||
8月31日,國務院發布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要求,“十二五”期間,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等要顯著下降。電力行業脫硫、脫硝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電力脫硫脫硝裝備制造企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英大證券研究所 盧小兵 葉旭晨 □鏈接 脫硫機組已占火電總裝機近9成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9月1日,國家電監會發布《2010年度發電業務情況通報》指出,截至2010年年底,國內已投運煙氣脫硫機組超過5.6億千瓦,約占國內煤電機組容量的86%。 通報指出,在5.6億千瓦裝機規模中,五大發電集團投運煙氣脫硫機組共計3.4億千瓦,占國內已投運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的60.7%。據了解,五大發電集團燃煤機組占國內燃煤機組的57%。“十一五”期間,國內新增燃煤機組脫硫裝置逾5億千瓦,占燃煤機組的比例較2005年提高72個百分點。 環保部曾表示,2010年,國內二氧化硫排放總量2185.1萬噸,比2009年下降1.32%。與2005年相比下降14.29%,超額完成減排10%的任務。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家電網公司及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都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總量控制任務。 分析指出,脫硫裝機占比近9成,表明“十一五”期間國內火電行業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取得實質成效,這將為“十二五”火電行業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實施“脫硝”策略奠定基礎。據了解,根據即將出臺的節能環保產業“十二五”規劃,未來5年,國內火電行業將新增脫硝裝機達1.8億千瓦。
國務院于8月31日發布了我國“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的明確指標,經由火電脫硫裝置實現的二氧化硫減排、脫硝裝置實現的氨氮和氮氧化物減排是其中的兩項重要指標。根據這份工作方案,到2015年,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比2010年要下降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年分別下降10%。 這一方案進一步增強了業界對火電脫硫、脫硝市場的信心,脫硫脫硝裝置制造企業即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 排放標準趨向嚴格從緊 截至目前,我國已先后四次頒布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包括《燃煤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傮w而言,“十一五”期間,我國電力行業燃煤電廠的大氣污染物控制取得了很大成就,控制情況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盡管火電裝機容量在這段時間增長了10倍以上,但煙塵排放總量略有下降;二氧化硫控制取得明顯成效,為國內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作出了決定性貢獻;氮氧化物控制初見成效,煙氣脫硝工程開始建設。 目前,我國正在著手修訂現行的《火電廠大氣污染排放標準》??梢钥闯?,火電廠污染排放標準明顯從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上限也有可能嚴格設定。 首先,對氮氧化物排放限值的調整明顯從嚴。此前,業內人士建議,燃煤鍋爐的氮氧化物排放重點地區執行200毫克/立方米,其他地區執行400毫克/立方米。而修訂后的版本,相應的數字被統一規定為100毫克/立方米。這就大大提高了排放限值。調整后,大多數電廠可采用高效低氮燃燒技術+SCR技術、高效低氮燃燒技術+SNCR技術等實現達標排放,但是對于氮氧化物初始排放濃度超過1000毫克/立方米的燃煤鍋爐(約占火電燃煤鍋爐總容量的5%),以及循環流化床鍋爐,排放難以達標。 其次,二氧化硫排放限值進一步從緊。此前燃煤鍋爐的二氧化硫限值分成三檔,分別為200毫克/立方米、400毫克/立方米、800毫克/立方米?,F在,業內專家正傾向于將新建燃煤電廠二氧化硫的排放限值調整為100毫克/立方米。這意味著必須采用低硫煤(入爐的燃煤硫分小于1%),并安裝脫硫效率超過95%的煙氣脫硫裝置,或改用更先進的發電工藝,才可滿足要求。 此外,新增的燃煤電廠汞排放要求以及很可能引入特別排放限值規定,使得燃煤電廠安裝脫硫、脫硝裝置更加迫切。 催生電力環保產業新機遇 節能減排標準愈發嚴格,使人們看到了脫硫脫硝設備的廣闊市場。 根據測算,購買脫硝裝置的投入將顯著增加。截至2010年年底,火電氮氧化物排放量達到865萬噸。預計到2015年和2020年,隨著火電裝機容量增加,火電行業氮氧化物排放量也將持續增加。 不考慮特別排放限制,按照*新減排要求,到2015年,需要新增煙氣脫硝容量8.17億千瓦,若都安裝高效低氮燃燒器等脫硝裝置,以老機組改造每千瓦脫硝裝置投資280元、新機組加裝每千瓦脫硝裝置投資150元計算,共需脫硝投資1950億元。以每臺機組年運行5000小時,每千瓦時脫硝運行費用0.015元計,需運行費用612億元/年。到2020年,新增煙氣脫硝容量10.66億千瓦,共需脫硝投資2328億元,2020年需運行費用800億元/年。這將成為電力環保*大規模的新增投資。 脫硫費用也將有較大增長。按目前的控制水平,到2015年和2020年,火電二氧化硫排放量將分別為993萬噸和1016萬噸。但按照新標準,201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將由993萬噸削減到409萬噸,削減率58%,對國內減排貢獻率23.9%;到2020年則削減到411噸,削減率同樣為58%。 根據測算,到2015年,將有1.31億千瓦新建火電機組需安裝煙氣脫硫裝置,新機組安裝脫硫裝置投資按130元/千瓦計,約需170億元。 因此,我們認為,電力節能環保的重點市場是脫硝市場。 脫硝市場的潛力還不僅僅體現在火電廠排放標準趨嚴上。在火電廠排放標準修訂之后,鋼鐵、有色等行業的氮氧化物治理也有望被提上日程,從而使脫硝市場大幅擴容。 隨著脫硝市場的啟動,設備生產企業也可望隨著舊火電機組的更新換代和新建火電機組的需求,獲得更好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