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顯儀表
-
多功能電力儀表
-
高性能電力儀表
-
QP系列數顯儀表
-
數顯儀表
-
諧波多功能表
-
YBM系列數顯儀表
-
DTM系列數顯儀表
-
P系列數顯儀表
-
CH系列數顯儀表
-
CSM系列數顯儀表
-
HK系列數顯儀表
-
CAKJ系列數顯儀表
-
6000系列數顯儀表
-
PM系列數顯儀表
-
866系列數顯儀表
-
284系列數顯儀表
-
XJ系列數顯儀表
-
YT系列數顯儀表
-
ZPM系列數顯儀表
-
BZK系列數顯儀表
-
CS系列數顯儀表
-
PD204系列數顯儀表
-
TD系列數顯儀表
-
SD系列數顯儀表
-
PDM系列數顯儀表
-
ZR系列數顯儀表
-
DV系列數顯儀表
-
PD800系列數顯儀表
-
YD系列數顯儀表
-
PMAC系列數顯儀表
-
ACR系列數顯儀表
-
PMC系列數顯儀表
-
P211系列數顯儀表
-
GEC系列數顯儀表
-
QP系列數顯儀表
-
智能數顯儀表
-
SET系列電量變送器
-
保護裝置
-
導軌式電能表
- 開關電源
- 電能表
- PMAC系列
日本核泄漏事故陰影揮之不去 后福島時代核電該行該止
日本核泄漏事故陰影揮之不去 后福島時代核電該行該止
半年前的“3·11”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核電站核泄漏危機,至今令人心有余悸。近日,法國南部馬庫勒核電站附屬設施一座處理核廢料的鍋爐也發生了爆炸,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公眾難免質疑,核電站事故為何會那么多?盡管如此,大多數國家并未停止核電站建設步伐,也有國家比如德國,將逐一關停所有核電站。經歷了福島核危機,世界核電工業該往何處去?
核安全無小事
核電自從問世以來,就以其高效和清潔,成為比較成熟的化石能源之外的替代能源途徑,但反對意見也一直存在。尤其是25年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事故,令環保人士開始注意核電潛在的負面威脅。今年的福島核危機借助現代通訊手段的傳播,更是迅速讓全世界認識到了核安全的重要性。
核電站一旦泄漏,姑且不計直接經濟損失和用于事故搶險的人力成本,其間接影響更為深遠,也更令人痛心。據報道,因福島**核電站事故而遭放射性物質污染的部分地區,災民可能要在外漂泊20年才能回家。此外,周邊地區潛在的食品安全、居民健康問題也將成為長期困擾。與這些問題相比,一座核電站即使有再大的經濟價值,也很難令人痛快地說“好”。
雖然高效,但投入大,加之 “核安全無小事”,人們對核電的謹慎態度由此而來。
小事因“核”而嚴重
然而,核工業界人士也覺得委屈。“比如此次法國的核電站事故只是附屬設施中的鍋爐爆炸,說穿了就是一般的工業爆炸。但一和‘核’沾邊,人們就會比較緊張。”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員表示。
根據國際核事件分級表,核泄漏事故按照嚴重程度分為7級,*輕的是第1級 “內部異常”,*嚴重的是第7級“特大事故”。核工業史上3次大事故,切爾諾貝利和福島同為7級,三里島事故為5級。在許多國家,核電站發生低級別安全事故也須公開,這在外行人看來,就變成了“核電事故頻繁”。去年5月,我國大亞灣核電站二號機組監測發現一回路放射性水平異常上升,有一根燃料棒的包殼可能存在微小裂縫。這一內部事故對公眾沒有任何影響,但消息披露后,也曾引起過部分民眾的恐慌。
不少業內人士希望,公眾應對核電站安全有客觀的認識。無謂的恐慌,將成為核電工業發展的*大障礙。目前,一座核電站用于安全方面的投入已占建設總成本的三分之一。后福島時代,提高核電安全標準確有必要,但若為了消除恐慌情緒而無限制地追加安全投入,則會令核工業界不堪重負,核電的正面作用也將被消磨殆盡。
去留不僅是技術命題
核電工業該繼續前行還是該及時踩剎車?這個兩難命題很難回答。上海社科院亞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偉男認為,目前,太陽能、風能、生物能尚無法實現大規模生產、儲存和遠距離輸送,無法取代化石能源的主導地位,也無法填補核能被完全放棄后留下的真空。核電發展依然有諸多積極因素。但另一方面,正如《自然》雜志在福島事件后刊發的評論所言,“這場災難(將)突出顯示核電站的脆弱性和潛在的輻射泄漏嚴重性……公眾在未來的十年里會對核電站談虎色變。”還有一種極端的觀點認為,核電就是魔鬼,但也只能與它同行。
對此,上海交大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主任江曉原教授提出了另一種思路:“為什么我們總是不斷地、毫無節制地增加對電力的需求?”他認為,全世界現在都在一列叫做“現代化”的欲望特快列車上。正是這種狀態,導致人們無休止地增加對電力的需求。如果沒有人類的欲望膨脹,就不會有能源危機,也不會依賴包括核電在內的各種替代能源。
或許,后福島時代的核電不僅是技術命題,更是留給我們每個人的哲學命題。